郑漯分公司道德模范、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
时间:2014-03-30 | 浏览: | 来源:
郑漯分公司道德模范、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
--刘俊超
我叫刘俊超,女,1969年3月出生,本科文化程度,是郑漯分公司一名职工。我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,上有我的老公公,下有一个女儿,一家人和睦相处,幸福美满。我和丈夫爱岗敬业,共同进步,家庭和睦,邻里团结,遵纪守法,勤俭持家,热心公益,乐于助人,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。
一、夫妻互敬互爱,家庭幸福
夫妻和睦,是家庭幸福的源泉,这是我和丈夫共同的体会。茫茫人海中,两个人从相识、相知到牵手走入婚姻的殿堂,这是千年修来的缘分。我和丈夫都非常珍贵这份千年修来的夫妻缘分,生活上相互关心,相互理解;工作上,相互支持,共同进步;遇到困难和挫折,相互鼓励,共度难关。2009年,我意外地被诊断为乳腺癌早期,在我做手术治疗时,丈夫精心照顾我,为给我增加营养,学会了煲汤,为了配合医生治疗,让我早点康复,他从医生那里借来有关书籍,认真地学习,在医院里跑前跑后,每一件事都要亲自做,他说别人做他不放心;懂事的女儿学习更加勤奋,为了有个好成绩让我高兴;善良、慈祥的公婆经常鼓励我,每天要有好心情,没有过不去的坎。在家人的关爱和鼓励下,我最终战胜了病魔。生活中,我们夫妻用实际行动履行着结婚的誓言,无论贫困富有、无论疾病健康都不离不弃。亲朋好友都羡慕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。
二、孝敬公婆,尽心尽力
结婚前,父母经常对我说:结婚后要孝敬公婆,不要惹公婆生气,要善待婆家的每一个人。结婚后跟两位老人一起生活,刚开始感到有很多不适应,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,出现这种情况,我尝试着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,比如在吃饭问题上,我跟婆婆说你们喜欢吃什么,就做什么,我吃啥饭都行,在处理家庭琐事上,婆婆征求我的意见时,我会首先尊重老人的意见,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,我发现公公婆婆都是善良、通情达理的老人。日久生情,我跟公婆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,公公婆婆对我好,我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看待,每日下班回到家做好饭,给公婆端饭,倒水从不厌烦,给公婆洗衣服,给婆婆洗澡,从不嫌脏;婆婆患有严重的心脏病,2004年医生曾两次给家人下病危通知,2005年婆婆病情稍微稳定后,我和丈夫冒险带婆婆去北京看病,经专家的治疗,我婆婆摆脱了病危,但是需要长期服药,服的药有10多种,一天三次吃的药都不一样,婆婆不认字,我每天坚持给婆婆包药并按早中晚的顺序放好,嘱咐她要按照顺序吃,直到2014年1月份婆婆因病抢救无效去世。
因为经历了跟婆婆的生死离别,感觉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珍贵,都很重要,婆婆走后,公公继续跟我们一起生活。现在,丈夫和我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他、伺候他,为了让他老人家安享晚年,不给自己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。
三、邻里和睦,热爱公益
我的公婆都是善良、通情达理的老人。左邻右舍,亲戚朋友,谁有困难,两位老人都会伸出手帮一把,他们经常教育子孙:别人过得不如你,不要笑话别人,要帮一把;看到别人的孩子,要扶一把。在村里,老人的善举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赞扬,给婆婆办后事时,全村人出动给婆婆送别。在两位老人的影响下,我和丈夫经常鼓励女儿要做好事,帮助别人,并且带她到福利院,给残疾孤儿捐衣捐书,并且鼓励她经常参加其他社会 公益活动。
四、教育孩子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
俗话说:子不教,父之过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我和丈夫给孩子常讲《二十四孝》里边孝敬父母的故事,用自己孝敬老人的行动,教育孩子要做到尊老爱幼;给孩子看一些正能量的书籍,用典型事例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、守信,有爱心的人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2008年汶川地震时,鼓励女儿献爱心,让她为灾区捐款的同时,和同学一起走上街头,为灾区募捐。当她回到家,给我说学校的事情时,我会引导他正确判断是非,在学校要和同学搞好团结、尊敬老师,同学有困难时,要帮助同学,不要嘲笑、欺负同学。
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,夫妻关系和睦了,家庭才能温暖幸福。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、幸福了,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,国家才能更繁荣昌盛。
二〇一四年三月三十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