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红色记忆
时间:2011-05-11 | 浏览: | 来源:
许昌收费站:张可
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,转瞬之间,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。党的90岁生日来临之际,在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、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,除了感慨,更多的是感激和感谢,因为是党给予了我们一切。
追忆往昔,这一件件、一桩桩血染得历史,刻下了太多不屈抗争、流血牺牲的故事,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压迫。喜看今朝,中华民族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自信与自豪,赢来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与信任。历史,我们不能忘记!历史,我们时刻铭记!
红色,那种鲜亮,那种光芒,它代表着美好和希望,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,它张扬而不夸张,含蓄而不隐晦,以其千变万化的手笔,盘成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国结,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。
红色,同时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。曾几何时,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,响起了红军“嗒嗒”的马蹄声;曾几何时,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,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;曾几何时,峰峰如剑,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,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!从岷山到草地,从瑞金到湘江,从遵义到延安,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,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,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转移,剑锋直指日寇,血染华北,挽救民族于危亡。在茫茫的沼泽地,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、却义无反顾,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;枪林弹雨中,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,勇往直前,他们的灵魂永存。他们是英雄,是路标,他们是丰碑!我不能不被他们所感动和震撼。万里长征路,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。其中的血雨腥风、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学子难以想象的。险恶的环境,粮食的短缺,后有追兵,前途漫漫。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。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,走向了光明和胜利。而长征留给后人的,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。它蕴藏着一种精神,一种人类永恒追求的:“坚忍不拔”的精神。把目光投向自己,我们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长征吗?我问自己,为什么选择公路人这个职业?无数次,我肯定了自己:这是为了理想和信念,为了人生的历练。投身公路事业,我们任重而道远。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的,是长征精神。它涵盖了很多层面: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,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,战胜自己的惰性,战胜自己的恐惧,挑战自我极限。面对家庭,朋友,同学间的矛盾,我想:更应该从大局出发,以诚信为本,协调人际关系,舍弃小我,成就大我。面对事业、成就、前途上的迷惑,必须坚韧顽强、勇于开拓,不达目的誓不退缩。正是这种精神,鼓舞了一代代中国革命者前赴后继,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,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,与时俱进、昂首阔步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。九十年的风雨,九十年的追求,九十年的缅怀,九十年的奋斗。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,足以告慰先烈英灵。红军都是钢铁汉,千锤百炼不怕难。雪山低头迎远客,草毯泥毡扎营盘。风雨侵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越坚。官兵一致同甘苦,革命理想高于天。 万里长征,红色的经典,那英勇的足迹,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,为红军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;那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,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。
我爱红色,我怀念焦裕禄宣誓过的党旗;我爱红色,我赞美雷锋扛过的红色的军旗;我爱红色,我倾慕戍边战士保护的、奥运赛场运动健儿奋斗的、航天英雄手捧的红色的国旗。血色记忆中那"马革饥餐粮食尽,河流渴饮血拼干"的不畏艰难;那"战马长嘶偎侠骨,飞鸿凄唳俯沙场"的英勇无畏;那"满腔正气冲霄汉,千古悲歌泣鬼灵"的悲壮感人都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不断向前。
这些红色记忆,不仅伴我走过芳花烂漫的过去,还将伴我步入努力奋斗的未来。将来无论人生遇到多少挫折,红色记忆永远代表着一种激情与力量鼓励我前行,我深信未来,无论岁月有多少风雨,就算它可以冲淡所有的记忆,但永远也磨灭不了我生命中红色的印记!
(“我的红色记忆”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)